首页

说名道姓

北京地名中的“善举”

2011年12月14日 中华隆取名网

  北京人自古以来民风淳朴,乐善好施,慈心为人,至今早年间一些施善之举还表现在老地名中。

  海淀玉泉山下有一条“茶棚路”,因临近“舍茶棚”村而得名。何为“舍茶棚”,它是旧时庙会期间在香道上为香客提供沿途饮食、休息的场所。明清时在通往京西妙峰山,京东丫髻山的香道旁设有上百处茶棚,均为施善者自愿设立的,为往来的人们提供许多方便。这些茶棚通常建在村中或村周围,以及香道途中的平地、平台、山洼等地。最初为松棚或席棚,后来多用原有旧庙或新建房舍,备有茶水、粥等,香客及路人路过时可免费饮食,以缓解一路上的劳累。以后茶棚附近形成聚落便以茶棚而称。海淀的舍茶棚、栗子峪茶棚、门头沟的琉璃渠茶棚、六合茶棚、顺义木林茶棚等地名便是如此。

  京郊称“梆子井”的地方有好几处,何谓“梆子井”?即早年间为便于过往路人饮水的地方。在没有自行车、汽车的年代,除了有钱人乘轿骑马外,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是以步行代车。当时京郊的地下水位很浅,井里的水面距地面也就三四尺,弯腰可取,而井边多有树木。为了给过往的路人一解路途奔波之渴,有施善者将一个汲水的木勺,俗称梆子,挂在树上,路人走到这里渴了,随手摘下梆子,到井边汲水自饮,用完后再挂在树上,十分方便。梆子有长方形、长圆形之分,也有用葫芦瓢代替的,日久天长人们便将这种备有梆子的水井称之为“梆子井”。

  七八十年前的交通运输主要工具是牲畜,如马车、驴车和骆驼。为了给过往的牲畜提供饮水方便,有施善者在路边置石槽,专供牲畜饮水之用,不收取任何费用,只为路人行个方便。有文字记载:元朝时在大都城里车马经常路过的地方设有饮水石槽十余处,时称“施水堂”。就是在井台旁设置一个石槽,以便赶车的人把水弄到石槽里,让牲畜饮用。石景山东部的石槽村,早年是门头沟通往京城的要道,过往的人员和马队、骆驼队较多,于是有施善者置石槽于路边,许多马队和骆驼队到此便停下来歇脚,赶牲畜的人一边吃着干粮,一边给马和骆驼饮水,很是方便。

  无论是开设茶棚,还是设置梆子井、石槽,均是施善者慷慨解囊,自愿设置和提供的,且分文不取,给路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,更表现出北京人的慈善之心和美德。 稿件来源:北京日报

电脑版 - 中华隆取名网©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