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说名道姓

江苏无锡地名的由来

2012年06月23日 中华隆取名网

  无锡地名,出现于战国楚考烈王时,设县于秦始皇时,最早记载于西汉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中。

  战国时人撰东汉袁康、吴平所著录的《越绝书》,多处记载到“无锡”这个地名。《越绝外传吴地传》载:“无锡城,周二里十九步,高二丈七尺,门一,楼四。其郭,周十一里百二十八步,墙一丈七尺,门皆有屋。”“无锡历山,春申君时盛祠以牛。立无锡塘,去吴百二十里。”“无锡湖者,春申君治以为陂,凿语昭渎以东到大田。田名胥卑,凿胥卑下以南注大湖,以泻西野,去县三十五里。”“无锡湖,周万五千顷。其一千三顷,毗陵上湖也,去县五十里。一名射贵湖。”“无锡西龙尾陵道者,春申君初封吴所造也,属于无锡县。”《越绝书》为战国时人所作,却成书于东汉初袁康、吴平之手,其确切记载“无锡”和“无锡县”地名最早、最多。出现的历史年代是战国楚考烈王时。虽比西汉成书的《史记》迟,但它所记具体历史是楚考烈王(-262~-238)时之事,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了,由此可知,早在战国时就出现“无锡”和“无锡县”这个地名了。

  东汉班固、班昭所著《汉书·地理志》,正式载有“无锡县”地名,并将它列入西汉会稽郡所属的26个县中。后来历代无锡县志所记无锡建县年代,都依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为准,明确记载为西汉高祖五年(-202年)置无锡县。

  两则误解历史的记载

  每当有人讯问这里为什么叫“无锡”时,无锡人大多会说出二个历史答案。

  一是根据《东周列国志》所载的故事:秦始皇派大将王翦灭楚,驻军锡山。军士埋锅造饭,掘地得碑,上刻十二字:“有锡兵,天下争;无锡宁,天下清”。王翦召土人问之。众说:“此山乃惠山之东峰,自周平王(-770~-720)东迁于雒,此山遂出铅锡,取用不竭,近日渐少。”王翦道:“此碑出露,天下由此渐宁矣,今后当名此地为无锡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叙述了无锡与锡山得名于秦始皇灭楚之时,此后民间广传“无锡锡山山无锡”的谚语。

  其次是唐代茶神陆羽的《惠山寺记》,文中记载说:“山东峰(指惠山东峰锡山),当周秦间大产铅锡,至汉兴方殚,故创无锡县,属会稽。后汉有樵客于山下得铭云:‘有锡兵,天下争,无锡宁;天下清;有锡诊,天下弊,无锡乂,天下济’。自光武至孝顺之世,锡果竭,顺帝更为无锡县,属吴郡”。

  《惠山寺记》前段说:周秦间锡山产锡,汉时锡采尽,才置无锡县。后段说:东汉光武中兴(25),至顺帝(126~144)锡又没有了,顺帝再改为无锡县。陆羽关于无锡由来的记载,其历史背景在西汉末年,王莽篡权夺位,改国号为“新”,大反汉制,进行多方面的改制,甚至包括地名也反其义而改之,如东明改为东昏,符离改为符合等,无锡也被改为有锡。东汉光武帝刘秀复汉,复立汉制,恢复原来地名,有锡也改为无锡。这是官方正式望文生义将无锡解释为“没有锡”。

  无锡地名的由来

  “无锡” 地名,当今学者皆认为是远古时的吴越语。古代吴越地区同俗、同语言,但这种语言,没有形成文字体系。秦始皇统一天下,从而带来文字统一。当时史官记载历史时,许多人名、地名、物名,不少是根据吴越语音用汉字相近或相同的语音记载下来。“无锡”二字,也是根据吴越语音用汉字作了记录的, 因此就不能把“无锡”本义保存下来,致使原义失传,无法考证。所以说“无锡”二字,是古吴越土语。无锡是吴国的故都,无锡地名出自古代吴越土语:“无”是发语词,无实义;“锡”是古代吴越语,本来是有它的本义的。自从用汉字把它记录成“无锡”后,它原来的本义就失传了。

  由此可知:无锡,不是“其地无锡”,更不能望文生义,解释为“没有锡”。“无锡”二字,乃古吴越土语,即“夷言”,“无”是词头,“锡”另有其义。后人不知其所由来,即不知其含意,历史上错误的妄加解释,说其地本产锡,至汉锡已采尽,而名无锡。或误传“后汉有樵客于山(指今锡山)下得铭云“有锡兵,天下争;无锡宁,天下清”,此皆无稽之谈也。

电脑版 - 中华隆取名网©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