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易学知识

古人还怎么称呼十二时辰?

2013年09月29日 互联网

  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,古人是很重视名字的。

  人,不仅有名,有字,文人雅士还要有号、别号等。介绍一个人时,不像现代人一样简单“我叫某某某”,而是“某人,姓某,名某,字某某,号某某。”是不是格外透着一股从容、一种文化气息呢?

  对计时的十二时辰,古人也不例外,另有其他的称呼,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,更是形成了固定的俗称。

 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一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。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是以地支命名的十二时辰。

  下面,为大家介绍一组广为流传的十二时辰的称呼。

  子时----夜半

  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,属子时,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(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)。

  旧时,将子时也称为“夜半”。最早把“夜半”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,见于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醉而送之,夜半而遣之。”

  丑时---鸡鸣

  凌晨1点至3点,属丑时,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)。

  字面上看,“鸡鸣”是“鸡叫”的意思,但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、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,即丑时。

  寅时---平旦

  清晨3--5点,属寅时,十二时辰中的第三个时辰,夜与日交替之际。(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)。

  此时,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,天刚蒙蒙亮的,“平旦”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。

  卯时---日出

  清晨5点至7点,属卯时,十二时辰中的第四个时辰,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。(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)。

  此时,旭日东升,光耀大地,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。“日出”这个词最早见于《诗经·桧风·羔裘》:“日出有曜,羔裘如濡。”

  辰时---食时

  早晨7点至9点,属辰时,十二时辰中的第五个时辰,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。十二时辰中的第五个时辰。

  食时,就是古人“朝食”(吃早饭)的时间。“食时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礼记》:“故君子仕则不稼,田则不渔,食时不力珍,大夫不坐羊,士不坐犬。”

下一页
本文共 2 页,第  [1] [2]
电脑版 - 中华隆取名网© 版权所有